近年来,农民的日子比过去强多了。别的不说,单就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就提高了一大截。村里的乡亲们在盖新房时,首先要考虑给孩子们设计个书房,打家具时,也要打个书橱、写字台。然而,近日笔者到一些农民家中走了走,发现不少农民家的书橱里都空着,无书可放。相反,不少农家的书橱里却摆上了“观音菩萨”,而且香炉蜡烛配套,成了供“神”的“神橱”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:
买书不便。眼下,农村中小集镇建设速度非常快,邮电、银行、学校、医院、商店一应俱全,却唯独不见书店,原有的书店很多也纷纷改为服装店、饮食店,而供销社又不经销图书,农民买书都得进城,很不方便。
书价太贵。图书越出越精,动不动就是“精装本”、“套装本”、“盒装本”,价格也高得惊人,适合农民购买的平装本、简装本、单行本越来越少。
送书下乡工程不切实际。针对农民的读书热情,各级新华书店、宣传部门,也曾多次携手组织送书下乡活动,但终究因选书不当、价格太高、科普图书节拍太慢等多种原因,造成了送书下乡雷声大、雨点小,收效甚微,难以长期坚持。
引导不力,读书氛围尚未形成。现在,无论是县乡机关大院,还是农家小院,读书的人并不多,相反,打麻将、打扑克的倒不少。乡镇干部对农民是否读书极少过问,因为这项工作没有列入县乡村的目标考核范围。
一方面是农民书橱无书可放,一方面却是一些不法商贩瞄准机会,把“观音菩萨”送上门,把一些《手相与命运》、《姓名与前途》的迷信图书送下乡。作为一名农民读者,想就开发农村书市提几点建议:
为方便农民购书,新华书店可经常组织送书下乡,利用赶集、庙会等机会售书,并积极支持供销社与个体户经销图书;图书定价应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,多出一些简装书、单行本;农村党团组织可以组织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举办读书会,读书竞赛,充实农民家庭书橱,引导农民的读书消费。